理论时政

理论时政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时政 -> 正文

全国政协经济委:有章有法 富有韵律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1-06-28

    回眸2010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工作有章有法,富有韵律。在工作形式上,长短相谐,该调研就调研,该座谈就座谈;在参政成果上,大小相济,能用信息就用信息,能用调研报告就用调研报告;在组织服务上,内外相接,本委员会的委员要普遍参与,其他委员会的委员也要尽力争取。既积极联合民主党派,又注重听取相关部委和社会专家学者意见……

开展7项专题调研,召开16场专题座谈会,联合主办6次论坛,向中央报送12份调研报告和专题报告,17份《政协信息》,获中央领导批示35次……

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2010年的工作清单拉出来一阅,竟宛若听琮琤琴音,心生愉悦。

琴音,是有主旋律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这一年的主旋律,就是围绕着“十二五”规划,围绕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这一年国家和全国政协的中心工作,在他们的优势项目专题调研上,弹奏出重重高潮。

2010年初,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在6月份召开常委会议,以“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为主题专题议政,在8月份召开以“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作为负责筹备有关工作的主要部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根据全国政协领导的要求,为这两次会议专门制定了两个重点调研专题:“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这两大专题推荐了4位委员在第十次常委会议上作大会发言,12位委员在专题协商会上作重点发言,这些出自深入调研的大会发言,为第十次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增添了沉甸甸的分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参加了这两次调研。从3月份的全国两会结束到8月份召开专题协商会,李德水一直步履匆匆。因为调研总有收获,所以李德水和调研组的委员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气神儿。据李德水介绍,经济委员会“扩内需”专题组通过深入实地调研,邀请14个有代表性的省区协同调研,形成并上报了《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政协信息。针对调研了解的问题,经济委员会提出了“以税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模式”等建议。实地调研结束后,专题组又起草报送了《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的调研报告,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组织领域、体制机制、科学布局、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提出建议。据了解,这份报告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视和批示。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之道已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无论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都面临着各自发展上的困惑。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2010年的四个重点调研专题中的“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专题同样备受关注。4月至7月,这个专题组在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和张梅颖两位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率领下,分别赴河南、陕西、重庆、四川、江苏、山东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邀请全国粮食主产区10个省区的政协农业委员会各自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协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针对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报送了《加速推进城镇化需要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和《加快农村住房制度建设》两篇政协信息,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了批示。在与联合调研的10省区政协农业委员会一起讨论交流调研成果后,专题组报送了《关于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的特点和需要破解的难题,提出“将县城和中心镇作为重点构筑新型城镇体系,当前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镇化要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出发”等掷地有声的建议。回良玉副总理对此调研报告给予高度评价。

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曾传递出这样一个核心信息:一方面,经济增长在地区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任何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的意图最终只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地区间的不平衡增长和地区间的和谐发展可以同时存在,通过统一性的制度安排、连接性的基础设施和指向性的激励措施,能够推动不同地区发展的一体化,缩小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福利水平差距,同时实现地区增长的经济利益和地区公平的社会利益。

这个结论正是多年来我们所孜孜追求的一个理想状态。我们能达到这种状态吗?我们怎样达到这种状态?2010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为重点调研专题。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为做好调研并确保调研成果的质量,专题调研组在行前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最后决定重点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着重研究分析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地区特色经济等方面问题。这种既着眼宏观又从区域实际出发的调研思路为后来卓有成效的调研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月到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率队赴福建,专题组各位组长率队兵分几路,先后到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西藏、青海等省区,以及香港、澳门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其间,调研组先后上报了2份调研报告、1份论坛报告、1份考察报告和3份政协信息。实地调研结束后,调研组数易其稿最终上报了《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客观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如下建议:加快与资源相关的税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动利益向税源地倾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支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济形势的预测,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2010年,经济问题纷繁复杂,摆在经济委员会面前的工作也是纷繁复杂,仅调研一块就够经济委员会忙碌的:5月,经济委员会调研组赴内蒙古就清洁能源问题进行专项调研;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率队赴辽宁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研,经济委员会部分委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随同调研;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率队赴河南就构建“中原经济区”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经济委员会多位委员随同调研;11月,经济委员会组织专题组并邀请相关专委会委员参加,分赴广东、广西、重庆、海南就“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地调研……

忙归忙,谈到2010年的工作,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从主任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充满了成就感。“每年总得拿出点真金白银的东西来,全国政协领导对我们工作那么支持,中央领导对我们的建言献策那么重视,没理由懈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回眸2010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工作有章有法,富有韵律。在工作形式上,长短相谐,该调研就调研,该座谈就座谈;在参政成果上,大小相济,能用信息就用信息,能用调研报告就用调研报告;在组织服务上,内外相接,本委员会的委员要普遍参与,其他委员会的委员也要尽力争取。既积极联合民主党派,又注重听取相关部委和社会专家学者意见……

开展7项专题调研,召开16场专题座谈会,联合主办6次论坛,向中央报送12份调研报告和专题报告,17份《政协信息》,获中央领导批示35次……

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2010年的工作清单拉出来一阅,竟宛若听琮琤琴音,心生愉悦。

琴音,是有主旋律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这一年的主旋律,就是围绕着“十二五”规划,围绕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这一年国家和全国政协的中心工作,在他们的优势项目专题调研上,弹奏出重重高潮。

2010年初,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在6月份召开常委会议,以“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为主题专题议政,在8月份召开以“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作为负责筹备有关工作的主要部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根据全国政协领导的要求,为这两次会议专门制定了两个重点调研专题:“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这两大专题推荐了4位委员在第十次常委会议上作大会发言,12位委员在专题协商会上作重点发言,这些出自深入调研的大会发言,为第十次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增添了沉甸甸的分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参加了这两次调研。从3月份的全国两会结束到8月份召开专题协商会,李德水一直步履匆匆。因为调研总有收获,所以李德水和调研组的委员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气神儿。据李德水介绍,经济委员会“扩内需”专题组通过深入实地调研,邀请14个有代表性的省区协同调研,形成并上报了《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政协信息。针对调研了解的问题,经济委员会提出了“以税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模式”等建议。实地调研结束后,专题组又起草报送了《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的调研报告,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组织领域、体制机制、科学布局、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提出建议。据了解,这份报告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重视和批示。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之道已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无论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都面临着各自发展上的困惑。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2010年的四个重点调研专题中的“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专题同样备受关注。4月至7月,这个专题组在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和张梅颖两位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率领下,分别赴河南、陕西、重庆、四川、江苏、山东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邀请全国粮食主产区10个省区的政协农业委员会各自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协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针对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报送了《加速推进城镇化需要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和《加快农村住房制度建设》两篇政协信息,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了批示。在与联合调研的10省区政协农业委员会一起讨论交流调研成果后,专题组报送了《关于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的特点和需要破解的难题,提出“将县城和中心镇作为重点构筑新型城镇体系,当前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镇化要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出发”等掷地有声的建议。回良玉副总理对此调研报告给予高度评价。

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曾传递出这样一个核心信息:一方面,经济增长在地区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任何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的意图最终只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地区间的不平衡增长和地区间的和谐发展可以同时存在,通过统一性的制度安排、连接性的基础设施和指向性的激励措施,能够推动不同地区发展的一体化,缩小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福利水平差距,同时实现地区增长的经济利益和地区公平的社会利益。

这个结论正是多年来我们所孜孜追求的一个理想状态。我们能达到这种状态吗?我们怎样达到这种状态?2010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为重点调研专题。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为做好调研并确保调研成果的质量,专题调研组在行前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最后决定重点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着重研究分析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地区特色经济等方面问题。这种既着眼宏观又从区域实际出发的调研思路为后来卓有成效的调研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月到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率队赴福建,专题组各位组长率队兵分几路,先后到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西藏、青海等省区,以及香港、澳门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其间,调研组先后上报了2份调研报告、1份论坛报告、1份考察报告和3份政协信息。实地调研结束后,调研组数易其稿最终上报了《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客观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如下建议:加快与资源相关的税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动利益向税源地倾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支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济形势的预测,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2010年,经济问题纷繁复杂,摆在经济委员会面前的工作也是纷繁复杂,仅调研一块就够经济委员会忙碌的:5月,经济委员会调研组赴内蒙古就清洁能源问题进行专项调研;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率队赴辽宁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研,经济委员会部分委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随同调研;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率队赴河南就构建“中原经济区”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经济委员会多位委员随同调研;11月,经济委员会组织专题组并邀请相关专委会委员参加,分赴广东、广西、重庆、海南就“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地调研……

忙归忙,谈到2010年的工作,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从主任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充满了成就感。“每年总得拿出点真金白银的东西来,全国政协领导对我们工作那么支持,中央领导对我们的建言献策那么重视,没理由懈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这样说。